九月啾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零点小说网00txt.org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“在下叶净衣,‘野旷沙岸净’之净,‘衣养万物而不为主’之衣;这是小弟叶初,‘宾之初筵,左右秩秩’的初。”
净衣和叶初,这是两个萝莉商量之后决定的,跟原来的名字非常接近,不会在被呼唤的时候出现反应不过来、呆愣之类的差错。
“在下侯希白,取自‘听之不闻’,‘能无知乎’。”
公子执扇,风流潇洒。
提着礼物敲开了隔壁的大门,主宾二人相对行礼,瞬间把愣愣的阿初衬成了文盲。
前面说的略微耳熟,好像是《道德经》?解释“初”字的,不会是《诗经》吧?好像除了楚辞,就只有诗三百是很明显四个字四个字的了。
其实也不是阿初看书太少,而是,现在还是隋朝末年,“隋炀帝”三个字还没真正敲到那位跑到江都死在江都的皇帝身上,大家平日里看的是《毛诗》,讲的是《尚书》《礼记》《淮南子》,划定四书五经范围的那些人士还有好几百年才能排队拿到“出生证”呢!所以,浅一看非常博学的阿初,此时不得不现了原形——还是乖乖听哥哥与隔壁大白天噪音扰民的邻居论道讲古吧!
不过,侯希白……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过?
“……风泉竹露净衣尘,叶公子的名字倒是颇有佛意。”
侯希白抚掌。
邻居的两“兄弟”,起初一看不免被鼻子上的胎记镇住,移开视线不愿多看,但若是细细观察,撇开胎记,相貌便极为惊人了。侯希白“多情公子”的名号是从百花间得来的,靠的自然不仅仅是本身所传习的“花间游”一脉各种功法。
这一套用丑陋的胎记来遮盖的法子妙极,最大程度减轻了“黄粉敷脸”和“加粗眉毛”两种手艺的不足。若不是他对仕女的画法研习深刻,极为熟悉女子的骨骼体态,说不定也会被骗过。
为兄长的“净衣”,潋潋如新月,行动间自有一种浩然,弥补了偶尔的纤弱感,然似乎有不足之症;而弟弟“叶初”,若改了剑眉为柳叶眉,再把肤色改了,再加上一个“宁氏”的标签,搞不好十年后又是一个能把江湖搅得风生水起的人物——宁初萝莉的数据当初被某个兴致过头的妹纸调了将近半个小时,虽然是以阿初的真脸为模板,但是微调了几把之后,不知怎么就往某个奇葩的方向一去不复返了。
结果就是,后来,藏剑老庄主孟秋看到之后跟殷殷托孤的宁初阿娘的第一句就是:“这也……委实艳丽了些……”明明阿初本人是个正统凌然的好妹纸的!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